最早的蓮子造型,由層層疊疊的圓圈組成,從小到大,一環扣一環,象徵著中國傳統中「連生貴子」的美好寓意。
宜興流傳一句諺語:「三腳石瓢四腳爐,豐為蓮子扁為鼓」。廣義的蓮子壺,正是從明代的蓮子罐演變而來。

整體飽滿圓潤,肩頸舒展
口蓋較大,弧形蓋與壺身融為一體
線條流暢,過渡自然,視覺均衡
壺把底端帶有一個「小尾巴」(垂耳),用無名指抵住可防燙手,也更顯靈動
1. 大亨款蓮子壺(圖一)
這被許多人視為最標準的蓮子壺。它的最大特點是壺把後帶有垂耳,整體勻稱飽滿,端莊雅致。

2. 牛蓋蓮子壺(圖二)
近代名家如裴石民、顧景舟、汪寅仙等都製作過此款。雖名為「蓮子」,造型卻更接近「井欄」。顧景舟款的牛蓋蓮子,壺身清秀敦厚,質感細膩,色澤典雅。每一處線條、接合和棱角都處理得一絲不苟。

其蓋子呈拱橋狀,像牛鼻一樣,壺底直落而下,口闊無高頸,壺嘴為一彎流,把手上無垂耳。
3. 平蓋蓮子壺(圖三)
由傳統蓮子壺演變而來,特點是頸高、蓋平、口蓋密合。俞國良所作的平蓋蓮子,壺型碩大卻不顯臃腫,線條飽滿有氣勢,細節修飾十分講究。

4. 「行有恆堂」款平蓋蓮子(圖四)
這是平蓋蓮子中最著名的款式。壺身圓潤有力,渾樸雅致,比例協調。頸高無子口線,腹部收斂較明顯,壺嘴為三彎流,把手無垂耳。

5. 笠帽蓮子壺(圖五)
陳子畦款笠帽蓮子,造型簡潔,質感溫潤,色澤深邃。壺身飽滿卻帶有清逸之感,線條柔和中蘊含力道,靜靜而立,彷彿在無聲中訴說千言萬語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