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uan lu teapot

紫砂經典「傳爐壺」

傳爐壺
傳爐壺是紫砂器中的不朽形制,清末演變為「四方傳爐」,又稱「四腳豬」,造型靈感源自青銅器,方圓相濟,暗合「天圓地方」的哲思。
傳爐壺

造型與工藝

屬光素器範疇,側看渾圓,俯視成方,是方中藏圓、圓中見方的極致。製作難度極高,需選用質地細密的紫砂泥,特徵包括:

  • 微鼓壺蓋配圓鈕

  • 短頸、鼓腹

  • 四枚乳丁足

  • 三彎流壺嘴與圓潤壺把

雙重命名典故

  1. 道家丹爐說
    東晉葛洪曾於麻姑神功泉(江西)設爐煉丹。泉水釀造的「壽酒」與象徵長壽的「茶壽」文化相合,以傳爐壺品茶,隱含延年之意。

  2. 金殿傳臚說
    明清時,殿試後皇帝召見進士的儀式稱「金殿傳臚」。「臚」為宣唱名次之意,而紫砂壺自古為文人雅玩,取名「傳爐」既諧音又勵志。
    傳爐壺 背面

青銅風骨,士人精神

既有青銅器的莊重棱角,又帶渾厚曲線,氣度沉穩。從清末流行至今,此壺型始終在傳統中煥發新意,堪稱紫砂藝術的方圓哲學標本。


發表留言

請注意,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佈。